抛开什么主义,我想谈谈纯粹的人生

文章的写作受到时代阅历限制能代表写作时的认知

过去的思考…

2019年的夏天晚上,我从学校放学,站在二号线的列车车厢里。我靠着列车左侧的车门,望着车窗外边。车体的右侧是山坡,左侧是波浪般起伏的城市。

我的手紧紧握着车厢的扶手,我的脑海里蹦出一个念头。

人死了之后,是什么感觉。

我没有得到答案。唯物观告诉我,并不存在什么“死了之后“,因为意识的瓦解先于物质的死亡到来。当意识消散,认知中的”我“已经不存在了。而不存在,也就没有任何感觉。没有平静,害怕,什么都没有,因为情绪也是意识的副产物。

从那天起的每天,我都辗转难眠。我在深夜望着漆黑的天花板,感受着身体周围的空间,心脏的律动。这一切都太难以理解。

好在大约两个月后,我终于还是习惯了这种思维。我仍没有搞清楚为什么,但我选择性地无视了这种”毫无意义“的问题。我告诉自己,与其担心死后的事情,不如先把活着的人生过好。

于是,在接下来的几年里,我开始沉下心来,追求自己的”目标“。这也是我长大以来,第一次开始变得畏惧”死亡“这个概念的存在。我每天上下学的路程将近一个小时。我喜欢望着车窗,对着蜿蜒起伏的城市发呆,不停地思考一些跳脱生活之外的事情。而上一次思考的结果告诉我,有一个绝对的终结存在,就像是世界的边界一般,哪怕再逾越一步,所有的认知都会完全崩塌。

高三的那年,我跟大多数人一样,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倾泻在了那场考试上。我没有取得一个太好的成绩,这一点我早有预感。因此,我下定决心,我希望在大学生活中,弥补之前犯下的一些”错误“。

客观世界不存在什么所谓的”错误“,但是主观意识中存在,因为其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残缺映射。

到了大学,我便开始非常认真地学习。我会因为老师讲课不好而主动逃课去图书馆看网课,同时,我把每一门课都当成了考研的课程去学习,并主动的报名了很多学生组织和竞赛。这个时候的我坚信,我应该把自己的才华放在学业上。

新的问题

这股冲劲并没有持续太久,又或者说,这样的思想已经无法继续支撑我,在高中之后的世界继续努力生存了。

我仍然坚定地执行着自己的计划,希望通过努力安排好未来的一切,直到我的思想再一次发生转变。

23年4月的一天早上,我从床上醒来,可是天花板和周围的一切都很陌生。我环视了一周,我发现,我在一个类似医院的环境里,我的朋友坐在我旁边趴在床上。正当我一脸懵逼之时,我朋友便拉着我去找医院前台,接着带着我扫了一次脑CT。他跟我说,我是从上向下着地摔到了,有点脑震荡。

我脑袋昏昏沉沉地,也没太在意,出了医院回了寝室又继续睡下了。

直到下一次训练见到其他朋友,我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。而这些,在他们告诉我之前,我完全没有任何印象。我是怎么摔倒的,摔了之后什么症状,我怎么到的医院,我一概不知。我的记忆好像在某个地方被截断了,接着就刷新在了医院的床上。

是的,那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又来了。

不过这一次,我似乎搞清楚了上一次的问题。我知道了什么叫”意识先于物质瓦解“,死亡也从此变得不在可怕——尽管其客观的虚无性并没有改变,但是瓦解的意识已经成为了一堵厚重的墙,将我们与死亡隔开。没有人会知道自己死了,人唯一能知道的,只有自己快死了,那时人还活着。

对死亡的恐惧逐渐在我心里瓦解,我对世界有了更多的认识。我又开始批判先前,为了所谓的”努力“而选择了放弃自我、放弃生活中的许多爱好的行为。

但是这一次,出现了一些矛盾。

努力?还是躺平?
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